首页 > 养生聚焦 > 健康科普 > 吃味精的五大禁忌 盐吃了会怎么样

吃味精的五大禁忌 盐吃了会怎么样

来源:禅身心    阅读: 337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食用调味料,生活中最常见的了。在厨房中,锅碗瓢盆肯定少不了,那除了柴米油,最重要的还有盐,除了这些生活必备品,还有做菜必须要用到的调味料,而味精,也是调味品当中的一种,有了它的存在,我们做出来的菜,才更加鲜美,从味精刚出来时,它比较风靡,渐渐地大家在了解了它的危害之后,食用的就少了,并不是每道菜都适合放味精的,尤其当以下五种情况出现时不可放味精。

吃味精的五大禁忌 盐吃了会怎么样

1、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

酸味明显,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。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,而且酸性越大,溶解度越低,鲜味效果越差。所以糖醋里脊、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。

2、调馅料不宜加味精

许多人在调饺子馅、春卷馅时,都会放点味精,这样很不安全。味精拌入馅料后,会一起经过蒸、煮、炸等高温过程。但是,温度只要超过100℃,味精就会发生变性。不但会失去鲜味,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,危害人体健康。除了不能拌馅,在制作热菜时,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。

3、炒肉菜不用加味精

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,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,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——谷氨酸钠。除了肉类,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,如鸡蛋、蘑菇、茭白、海鲜等。

4、拌凉菜不宜放味精

味精在温度为80℃—100℃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。而凉菜的温度偏低,味精难以发挥作用,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,无味且扫兴。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,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。

吃味精的五大禁忌 盐吃了会怎么样 第2张

5、味精用咸不用甜

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,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。所以,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,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,不但不能增鲜,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,并产生一股异味。所以,鸡茸玉米羹、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。

盐吃多了会怎么样

头疼: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吃过一顿重口味大餐之后,出现头痛的情况,这是因为盐吃多了会提高患上头疼的概率,因此本身就常出现头疼的朋友更需要当心。

水肿:说到盐吃多了会出现的最直观的症状,那就要属水肿了,一旦身体摄取大量盐,就容易不停的喝水来缓解,水分子进入血液,容易让血管膨胀,血压升高,整个人也出现水肿的情况。

感冒:一旦摄取大量盐分,就容易抑制呼吸道细胞活性,降低身体的抗病能力,还容易降低唾液的分泌,从而容易患上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。

发炎:一旦食用高盐的食物,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、嗓子发炎、痰多咳嗽等症状,尤其患有慢性咽炎的人更需要当心。

长斑:大量吃盐绝对是一件毁容的事情,因为摄取的盐过量,就会因为渗透压,导致身体的水分变少,排出的水分变多,从而降低皮肤的水分,导致皮肤越来越差,并且盐吃多了还容易长雀斑,让皮肤暗黄。

胃癌:盐吃多了还伤胃,容易造成胃发炎,提高患胃癌的概率,同时也容易诱发高血压以及高血脂,直接影响身体健康。

吃味精的五大禁忌 盐吃了会怎么样 第3张

怎样控制盐的摄入

平时大家在烹制时候的时间,建议多用蒸、煮等烹饪方式,这样不仅可以让你品尝到食物的原汁原味,更好的锁住食物的营养,而且还能减少盐的摄入;烹制食物的时候还可以添加一些醋、柠檬等酸味调料,这样也能减少盐的摄入,还能让食物拥有更鲜美的口感。

哪些食物盐分含量高

果脯蜜饯:当没有胃口,食欲差,或者晕车、无聊时来一颗酸甜的话梅总是让人感觉到很舒服,但是你可知道,话梅等果脯蜜饯里面含有大量的盐分,如果你吃上几颗,就占了身体一天所需要的一半盐分,虽然因为加工制作的关系,让你觉得这类食物比较酸甜,反而不觉得特别咸,但其实盐分绝对不容小觑,因此建议平时少吃,吃两三颗解解馋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海鲜:海鲜虽为天然食物,但是海产品里面都含有天然盐,因此平时在烹制时一定要注意盐的用量。

腌肉等加工肉:火腿、想吃、腊肉、午餐肉等各种加工类的肉类,因为加工时需要浸泡,添加大量的盐分,因此这类肉类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盐分,不利于身体的健康。

调味料:除了盐,酱油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豆瓣酱、辣椒酱、豆腐乳等各种调味料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盐分,因此平时大家在烹制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当心,如果放入了这类调料,就要相应减少盐的用量。

吃味精的五大禁忌 盐吃了会怎么样 第4张

总结:以上就是在食用味精与盐时的一些生活小常识,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,而且酸性越大,溶解度越低,鲜味效果越差。味精拌入馅料后,会一起经过蒸、煮、炸等高温过程。但是,温度只要超过100℃,味精就会发生变性。不但会失去鲜味,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,危害人体健康。平时在放味精时,一定要熄火之后再放味精。而盐的食用量也不能过多,腌制品最好少食用。

今日头条
常见疾病
医界要闻
健康科普
医疗资讯
曝光台